在那诗僧隐居的地方

发布时间:2022-06-21 15:18:56来源:

00300029863_196c795f.jpg


蒋慧君/文  应先云/摄    


       早就听友人提起,春天的后岸是如何诗意与斑斓,但却一直未能成行。我们玉环作协的这次春季采风,满足了我对后岸的期盼。

  下榻寒山湖度假村,住进依山临湖的别墅式客房。推开阳台的一刹那,我和同伴不禁惊呼。广阔浩淼的寒山湖闪着粼粼波光,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之下赫然闯入眼帘,湖光山色一览无遗!转身回望,湖边大石上“寒山湖”三字依稀可辨。

  在午后暖阳的沐浴下,寒山湖显得静谧而安然。都说,寒山湖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。而坐在阳台摇椅上的我,只想沉醉于此,枕着美景醺然一番。传说唐朝诗僧寒山子曾经在此隐居修行70余年,那句“一住寒山万事休,更无杂念挂心头”,便是此刻心情的写照。

  收回恋恋不舍的目光,我们一行30多人整装启程,前往有着“天台后花园”之称的后岸村。

  走进青山环抱中的村庄,步入古朴清雅的石文化街。村道两旁鲜花烂漫,树木吐翠,一条清溪正汩汩流淌。列队的锦鲤像训练有素的士兵,纵横有序,列队成型,把溪水漾成了环环相扣的波纹,赋予溪水极致的美感。竹篱笆内,那一大片红艳艳、金灿灿的花朵匍匐在地,在打翻的水缸前渲染出“打翻春天”之意境。为在这诗意乡村中拥有一席之地,路边的嫩叶也不甘寂寞,尽展红艳娇颜。溪边的杨柳在春风的推送下,婀娜着纤细的腰肢,演绎着柔媚与妖娆。目光缓缓扫过,停留在射击场的台门上方。“云蒸霞蔚”四个字,则是对后岸做了最佳注解。

  行走村道间,随处可见石块、石板、石柱、石磨等。此刻,它们不再是农家的劳动家什,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涵义,作为观赏品被摆在了道路两旁,有些甚至还种上了花草。作为曾经以石头谋生的“石板村”,现如今石头已成为装点后岸的特色饰品。石窗上、溪岸边,精心雕刻的缕空花纹和形状各异的花朵,点缀着民舍与溪岸,古老久远的岁月痕迹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。而那高大的水车、斗笠型凉亭、草棚木秋千,无一不散发着原汁原味的乡野气息。彼时,恰逢天台后岸桃花节,把后岸渲染得越发热闹起来。

  沿途的墙壁上,各种文字壁画令我们驻足,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左顾右盼中,寒山、拾得两位诗僧的画像及“寒山子隐居地”六字跃然墙上,并配以寒山诗作《欲得安身处》。在细细领略诗中美景禅境的同时,脑海中浮现的,却是寒山问拾得的那一段精彩对白:“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、如何处治乎?拾得云:只是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、再待几年你且看他。”拾得的这番妙答,看似消极应对,实则睿智通达。他在劝诫世人,要以大海一样的胸襟来容纳世间万物,以平和的心态来笑对人世间的纷扰。

  继续前行,迎面又是一幅寒山拾得的巨幅墙画。画作中,寒山、拾得面带微笑,一人持荷花,一人捧圆盒,据说有“和(荷)谐合(盒)好”之意。清朝雍正年间,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、拾得为和圣、合圣,“和合二仙”由此得名。民间便将寒山、拾得推崇为爱神,主婚姻和合,被民间立碑传颂。以至于新人们在举行婚礼时,都会将“和合”画作悬于洞房之中或常挂厅堂之上,以示和美与吉祥。体现人和自然相和谐、表达淡泊自由心境的“和合文化”,从此广为流传。而天台,也因此成为中华“和合文化”的主要发祥地。

  放眼望去,百亩桃林甚是壮观,一大片粉色奔涌而来。那虬曲弯绕的黑褐色树干,正奋力托举起绿叶下那粉嫩的桃花,使它得以充分滋养,以最妖娆、最傲娇的姿态竞相绽放,恰似父母对孩子的倾情付出和无私培养。与桃林遥遥相对的,则是那著名的“十里铁甲龙”。雄伟壮观,气势不凡。如身穿盔甲的勇士,用它那宽阔的胸膛,为面前的桃花仙子筑起一道天然的屏障。在“十里铁甲龙”护佑下,桃花越加娇媚,刚与柔在这得到了和谐的统一。颔首、捻花,微笑。相机“咔嚓”间,已留存这分美好。

  回到寒山湖渡假村,大家冬衣春穿,围巾大衣齐齐上阵。在寒山湖畔拍过集体照后,一群人开始沿湖区绕行。相比于刚抵达时的惊鸿一瞥,徒步行走却能让我更近距离地观赏湖区美景。

  晨曦斜穿,被冷风吹得没了劲道,懒洋洋地洒在身上。寒山湖好似娇羞的少女,披着一层若有似无的薄雾轻纱,显得尤为婉约动人。伫立湖岸,只见山峦如黛,连绵叠嶂。三三两两的船只泛舟湖上,平添一分宁静与悠然。放眼周边,花娇叶翠,春光旖旎。仿佛在向人们宣告,这里依然处在生机勃勃的春天。

  湖畔,蓝白相间的旗帜在迎风招展。走近一看,上面写着“寒山湖杯”徒步赛等字样。行至寒山诗径入口处,不少文友在此留影,而我却被那幅对联所吸引,“走寒山诗径,读寒山诗篇”,看来,我不仅要走,还要好好品读诗径中的绝妙诗文了。

  踏上诗径,顷刻间有着时空交错之感,仿若穿行在岁月的时空长廊中,心中顿生虔诚与敬意。因之前有所了解,诗径多数路段为狭窄且有坡度的泥石路。身处其中,才知它有多么崎岖难行。整条路随山势蜿蜒盘曲,有些路段枝藤延伸至路中间。稍不留意,就有被勾住脚踝的可能。趔趄间,让人惊出一身冷汗。好在,一路有洒落枝叶间的阳光追随,有迷人的寒山湖作伴,有松林古木护卫在侧,有一大片纯净的梨花愉悦视线,更有那立于山坡上的诗文助兴,《极目兮长望》、《欲得安身处》、《茅栋野人居》、《有鸟五色彣》、《琴书需自随》等诗作一一入眼。不知不觉中,已有诗句被留在了脑海。那此行的意义,绝非一般山路可比。

  寒山、拾得两位诗僧在佛学和文学上有着相当高的造诣,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。后人将他们的诗句汇编成集广为流传,寒山诗还传到美国被译成英语,为众多的海外读者所喜爱。

  游览途中,姐姐打来电话。得知我在天台,身为虔诚佛教弟子的姐姐如数家珍般地向我娓娓道来。当年,寒山身居寒岩,饮食无着,于是常到国清寺向负责炊事的拾得要饭吃。两人一见如故,情同手足。后来在丰干禅师的安排下,寒山也入寺当上了国清寺的厨僧,从此与拾得形影不离。姐姐告诉我,寒山是文殊菩萨化身,拾得是普贤菩萨化身。而道破两人身份的丰干禅师,则是弥陀的化身。听闻此言,我不禁心生庄严。放眼望去,朱红色木板上寒山子那一首首义理精纯的诗作,在阳光的照射下,似被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,越加隽永,意味深长。